研究报告

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抗性鉴定以及抗病相关QTL定位  

魏玮1 , 张艳娇1 , 李长育1 , 王锦辉1 , 孙宇峰1 , 康青林1 , 郭庆东1 , 尹振功1,2 , 常汇琳1,3 , 蒋洪蔚 1 , 刘春燕1 , 王囡囡1,4 , 辛大伟1* , 武小霞1* , 陈庆山1*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遗传改良实验室, 哈尔滨, 150030;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哈尔滨, 150090; 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绥化, 151100; 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佳木斯, 154007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8 年, 第 16 卷, 第 17 篇   
收稿日期: 2017年12月29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1月16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1月10日
© 2018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glycines)引起的大豆细菌性斑疹病是影响大豆稳产、高产的一种严重的细菌性病害。然而关于大豆细菌性斑疹病抗性相关 QTL 标记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利用细菌性斑疹病致病菌在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室内接种的发病表型结果,定位得到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相关的 QTL,为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的抗病育种提供指导。致病菌‘Xagneau001(分离于佳木斯地区大面积发病的大豆叶片)接种到‘Charleston9()‘东农 594 ()杂交衍生高世代重组自交系。并基于该 RIL 群体构建的 SNP 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 winQTLcart2.5 遗传模型定位相关的 QTL,并对每一个标记中基因的功能进行注释,揭示候选基因在大豆防御病原菌入侵的过程中参与的信号通路。针对定位到的 3 个大豆抗细菌斑疹病相关的QTL。对每个 QTL 位点上下 1 Mb 区间基因注释,分析注释结果筛选得到 7 个可能与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相关的基因,并对候选基因的结构域和同源基因做了更进一步的注释分析。研究结果对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抗病基因的挖掘以及抗病品种筛选的分子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细菌性斑疹病;大豆;抗病;QTL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6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魏玮1
.
张艳娇1
.
李长育1
.
王锦辉1
.
孙宇峰1
.
康青林1
.
郭庆东1
.
尹振功1,2
.
常汇琳1,3
.
蒋洪蔚 1
.
刘春燕1
.
王囡囡1,4
.
辛大伟1*
.
武小霞1*
.
陈庆山1*
相关论文
.
细菌性斑疹病
.
大豆
.
抗病
.
QTL
服务
. 发表评论